【 假新聞非除不可!但怎麼除?】
對這議題有興趣的朋友,本週日晚間八點三立新聞台 54 頻道《移動360》有我為「#假新聞衝擊」做的一系列採訪報導。
直播網址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TgGyBF-7w8M
【 假新聞非除不可!但怎麼除?】
*** 對這議題有興趣的朋友,本週日晚間八點三立新聞台 54 頻道《移動360》有我為「#假新聞衝擊」做的一系列採訪報導。***
做了那麼多年新聞,第一次故意做假新聞,我不敢說我以前的新聞都正確,但絕沒有在「故意」過。這次為了探討假新聞的製造流程,我終於也製造了一條假新聞:神貓抓到稀有神奇寶貝。(請參考我2/14 臉書貼文:https://goo.gl/sNsV4V)
但我很膽小,又想騙人,又怕真的有人被騙到。做了一條很不辣的假新聞,這完全違反假新聞首要條件:「聳動。」
果然,流傳不多。大概是點閱率太低,後來請網友去檢舉,數量也不夠大,未引起臉書注意,所以沒有任何後續處理動作。但放在臉書上整整一星期,只有一位網友跟我說:「這條新聞看來有問題。」
臉書從這個星期開始正式提供點出假新聞的標籤,但臉書很有技巧的稱之為「有爭議」的貼文。除了開放用戶檢舉之外,也和第三方新聞查核網站合作,一旦超過兩個組織認定為「假新聞」,臉書便在貼文上加上「有爭議」的標籤。當然我那神貓因為點閱率太低,臉書還是沒動作。
臉書擺出要抓假新聞的姿態,是被罵出來的。尤其川普選上之後,很多自由派認為假新聞對川普選上有貢獻,所以臉書上一大堆人在罵臉書。谷歌因為在去年選舉前,己開始進行類似的抓假新聞的動作,所以被罵得比臉書少一點。
大概是被罵怕了,在四月將舉行的法國大選,谷歌及臉書兩家平時打得死去活來的競爭對手,己誓言將聯手打擊假新聞。
會不會有效?我看了為臉書做第三方查證的新聞機構的名單之後,直覺是:「有效才怪!」
在美國大選期間會真的相信假新聞的人,根本就不會信這些第三方查證機構的查證。對他們來講這些查證機構,就算不是川普口中專做假新聞的主流媒體,也全是「精英」,正是很多川普選民想要打倒的對象,所以要靠這些查證機構以正視聽,我不覺得會有用。
但從英國脫歐到川普當選美國總統,琪斐我看錯一次又一次,再加一次也不奇怪,所以還是看法國大選情況如何再講。
我對假新聞這事,老是放不下,連回台灣短短兩個多星期都開座談會,要大家小心假新聞現象。(座談會直播影片:https://goo.gl/8QtMnM)
當時有與會專家說,「假新聞從古時候黑函出現起開始算,大概有幾千年歷史,但歷史證明,事實終會勝出,所以不用特別做什麼。」這一點我大大反對,假新聞對民主社會的危害太嚴重,當大家對事實同意,從同一事實為基礎,要在不同意見上尋求共識己很困難,更何況是大家連事實都要先爭辯的時候?
就好像討論如何解決地球暖化現象,要從太陽是不是從東邊昇起開始辯論,是不是太沒效率了點?而且現在假新聞泛濫的環境裡,事實的歷史地位大受打擊,白宮從川普帶頭發假新聞,先別講別的,我每天看新聞看到要爆血管,夀命至少少十年,假新聞非除不可!
但怎麼除?問這個問題就要看假新聞從哪兒來,且製造假新聞的動機是什麼?
本週為三立移動360製作專題時,對假新聞這問題再探討。我的結論是:「假新聞的最重要動機不是政治,而是賺錢。」在我來看,殺傷力最大的假新聞不是川普發的這類假新聞,因為冤有頭債有主,馬上被點破,危險的是看不出是貼文來源的那種假新聞。
比如在美國大選期間,專門製造攻擊希拉蕊陣營的被稱作假新聞教父的Jestin Coler.Jestin,在選舉期間做了很多假新聞,最有名的就是 #比蕯門。
#比薩門事件 指在DC有個比蕯店跟同一條街上的書店合謀,在比薩店地下室拍未成年少女的色情影帶,還兼營人口販賣,主持人就是希拉蕊跟她的競選經理,甚至還有FBI探員在調查時離奇死亡等等。這條假新聞,從頭假到尾,除了比蕯店、書店是真的,其他都是假的,就連個地下室的影子都沒有。
但因為假新聞呼籲「正義人士」打電話去或到店裡去「伸張正義」,兩個商家的電話線先被打爆,社群媒體留言超過百萬條,最嚴重的是在選後一個月還有正義人士帶著步槍到批薩店進行調查,還開了槍,所幸無人受傷。比蕯門於是成為假新聞的教材,在全世界熱烈討論。
(順便一提,我去訪問一位保守派的媒體專家Tom Basile,過去他曾在布希政府任職,他認為有一點知識的人都看得出來假新聞很假。我問他為什麼那麼多川普支持者會相信比蕯門?他說這是少數人,然後就馬上開始罵主流媒體帶頭做假新聞,如果有保守派的朋友讀到此文,可否告訴我為何假新聞多是寫給保守派選民看的?Jestin說他試過寫針對自由派的假新聞但就是熱不起來,請不要像Tom一樣罵主流媒體了,我己經知道這個論調。)
Jestin Coler在選後宣稱自己其實是希拉蕊支持者,剛開始做是為了伸張正義,突顯保守派的人有多蠢多容易被假新聞騙,但為何最後一做再做,恐怕真正的原因是有利可圖。
Jestin自承假新聞最多時,讓他一個月可以賺到三萬美金,也就是一百萬台幣左右。根據華盛頓郵報的估計,假新聞製造者一個月可以賺到十五萬台幣,根據紐時報導,一個俄羅斯集團,靠製造假新聞,光是一天就可以賺進一億五千萬台幣。
怎麼賺呢?基本原理就是:#製造假新聞衝點閱率或製造假點閱率,#廣告商找上門上廣告依廣告點閱率付錢。
俄羅斯集團賺的比美國假新聞製造者多,是因為美國假新聞製造者,新聞雖是假的,點閱率是真的;但俄羅斯集團的獲利模式,則是連點閱率都是假的,事實上消費者根本沒看到廣告,是機器人在看。
大家可能想,那就不要下廣告給這些爛媒體不就結了?問題沒那麼簡單!
研究廣告科技的 Joe 告訴我,以前下廣告的模式是,品牌透過廣告公司下廣告到報紙雜誌或收音機電視等媒體(品牌廣告公司媒体)這流程非常簡單;但如今的網路廣告操作極為複雜,一個單一網頁上,表面上看來就是這幾家公司上廣告,但事實上每家公司背後可能都有十家科技公司在寫各式各樣的程式,才能讓網頁在你要的時間給你想要的消費者看見。
Joe 指著一個很簡單假新聞網站說,這個網頁裡至少有九十五家公司手筆,每家公司用的科技還不盡相同,要抓假新聞不但要熟知這些公司,還要知道用了那些科技,所以難度很高。
但 Joe 也指出,技術是一回事,解決的動機也很重要。
比如俄羅斯集團做的這種大部分是機器人在看的假新聞,對社會殺傷力不大,但對品牌的廣告效益影響卻很大。想想看品牌出了十億做廣告,結果其中30% 是下到機器人看的假網頁,等於三億丟到水裡面,品牌當然跳腳,所以品牌對俄羅斯集團式的假新聞解決意願很高;但像 Jestin Coler 這類假新聞製造者所做出來真正有人看的新聞,就對社會傷害很大。
對很多品牌來講,只要有助銷售量,新聞是真是假不重要;對臉書或谷歌這類社群平台也是,獲利的重點是社群裡溫度要高,轉傳越多,討論越多越好,任何新聞,最好如野火燎原,燒得越廣越好,至於真假,Who cares?
這是為什麼臉書剛開始對假新聞的態度會是:干我屁事?是被罵慘了之後,才開始尋求解決方案,但即使到現在,還是有很多科技專家認為臉書的抓假新聞動作,不是真科技,而是行銷手腕。
Joe的結論是,要抽掉假新聞的銀根,還是要靠消費者,唯有消費者明白表示,跟假新聞沾上邊的品牌、平台、廣告商、科技公司全都該死,不然這假新聞還得再燒。
一生中第一次故意做假新聞,最大的感慨就是,假新聞比真新聞好做太多了!一小時可以生好幾條,再加上暴利,難怪假新聞這麼多。我回頭看看好好做新聞的同業們,不禁要想,我們真的可以活到市場機制讓假新聞自然淘汰嗎?
*** 對這議題有興趣的朋友,本週日晚間八點三立新聞台 54 頻道《移動360》有我為「#假新聞衝擊」做的一系列採訪報導。***
直播網址: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TgGyBF-7w8M